大树乡谈宏源证券
有不少好词,硬是被一些人给用成了侮辱。比如世纪初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最早是某刊物在2004年评选的,当时评了50人,评选标准有三:一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二是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三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当时这真的是好词,是肯定和赞美。然而2008年以后,准确地说是2010年后,公众发现,这些“公共知识分子”的行为很不对劲,普遍出现了言论与现实严重脱节,感觉既没有常识,更没有专业性,其中不少还变得非常庸俗、商业化。更重要的是网络环境变了,公众有更多渠道获得真实的信息,这些“公共知识分子”无法像过去那样垄断发声渠道。
于是“公知”就成了骂人的话,当年以“公共知识分子”为傲的人,现在也不提这个名头了。
当年的“公知”有的还活跃在网络上,并且有一大批忠实的受众,颇有种旧时代的遗老遗少抱团取暖的感觉。小镇还曾经问过一个特别喜欢写这类内容的创作者,问他是真这么想吗?他说当然不是,因为能相信这种言论、看不到真实世界的人,不仅偏激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是最好的“韭菜”,特别好骗,经济收益极高。小镇一想,确实是,就像诈骗电话,肯定不能说标准普通话一样,就是要精准筛选,降本增效。
这些人虽然有响亮的社会名号,这专家、那教授的,但仍然是“伪精英”,做不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变化严重缺乏更新。
比如小镇一再举例的俄乌冲突,这就是识别“伪精英”的照妖镜。这批人往往会坚持说俄罗斯要不行了,没人愿意上战场了等等,但却看不到,这场战争背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叙事,更看不到俄罗斯的历史传统。
俄罗斯的传统就是不怕牺牲,老打烂仗但就是能赢,站在俄罗斯人的视角,基辅是俄罗斯民族起源之地,再加上苏联解体、俄罗斯休克疗法、西方的背弃等等,令这场战争在俄罗斯人看来带有了民族解放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色彩,根本不怕牺牲;
而从现实角度,俄罗斯内部贫富差距很大,本身是一个联邦,内部有22个共和国,对很多边远地区、失意者、贫穷者而言,与其浑浑噩噩一辈子,远不如上战场为国而战,不仅能拿到丰厚的工资,倘若成就一番功业,还能实现阶层跃升,彻底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
乌克兰也是战争民族,也不怕牺牲,但俄罗斯人口是乌克兰的数倍。纸面上乌克兰有4千万人,但扣掉内部俄罗斯族、乌东地区还有近些年大量人口流失,实际人口也就是2千多万人,还不到俄罗斯的六分之一。
所以,谁坚持不下去,光看人口,就一目了然。
作为中国人当然要以国家态度为准,那就是俄罗斯、乌克兰都是中国的合作伙伴,对俄乌冲突也一直是坚持劝和促谈。
9月4日,耿爽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表示“中国没有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始终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之前可以不信,那9月3日大阅兵之后,总该相信了吧。
这是国家的态度,当然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乌克兰宏源证券,就在本周,中俄宣布互免签证,就在今天,黑河举行了首届中俄跨境马拉松,这都充分说明中俄互信达到更高层级。
现在中俄边境,很多俄罗斯人日常生活在中国,俄罗斯的孩子还到中国接受教育。小镇前段时间去满洲里,全市统计常住人口十多万,但城市建设感觉能容纳30万以上,有不少俄罗斯人就长期生活在满洲里,这座中国小城放在俄罗斯,恐怕也就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极个别城市。
但小镇个人更支持俄罗斯,先不说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关键是对中国的尊重。俄罗斯对外与中国高度一致。9月5日,俄罗斯外长再次强调,俄罗斯坚定不移地要求日本政府完全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承担引发全球冲突所产生的责任,还表示不仅继续开展各种教育和纪念活动,还会继续查明日本犯下各种罪行的新证据。
就在最近,俄罗斯解密新一批涉密文件,提供了731罪行的新铁证。
反观乌克兰干了啥?乌克兰驻日大使公然在2024年9月3日参拜靖国神社,别说他不知道9月3日是什么日子,更别说他不知道靖国神社意味着什么。乌克兰驻日大使馆官方账号发布了这一消息,还称“追悼了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显然很清楚。
2025年8月,乌克兰国会议员代表团,擅自窜访台湾。
千万别说这都是个人行为。这些基本事实,为什么那些所谓“亲乌”的人,避而不谈呢?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全球的肆虐,乌克兰和日本都是历史虚无主义、洗白法西斯罪行的重灾区。
总书记在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时强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在这方面,中国、俄罗斯、朝鲜、塞尔维亚等等国家,是坚定的“铁杆朋友”。
对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小镇不站在任何一方,作为中国人永远只站在中国一边,但作为个人,当然也有好恶。
“伪精英”们脱离现实的表现还有很多。
比如总是认为国家基本盘不稳,认为这些年大家生活变差了。但实际上,站在后20%的视角,这些年生活水平直线上升,而在那些符合未来方向的领域,也出现了大量新富裕人群,大家也不放发自内心的回顾下,有多少人生活比过去差了?
喧哗的网络不代表现实,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稳固的基本盘。看看这次阅兵,仅当天上午就超过20亿人次通过各种途径观看阅兵,还有很多人集体观看,实际观看人次还要更高,这就充分说明了,支持、认可国家的才是绝大多数。
还有不能正确理解“产能过剩”,总是站在西方视角错误看待。西方当然存在“产能过剩”,毕竟在二十世纪初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宁可倒掉“过剩”的牛奶,也不肯廉价供应给穷人。在西方经济学,这叫所谓的“有效需求”,也就是只有买得起的人才算需求,根本看不到穷人的需求,甚至不把穷人当人,但站在共产主义、中国的视角,14亿中国人不分地区、贫富,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努力满足。
所以,在中国,短期、局部确实存在“产能过剩”,但这是阶段性的、结构性的,也必然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长期需要努力的是把短期的“产能过剩”提高到“物质极大丰富”。
“伪精英”们还不理解中国粮食连年丰收,认为这不可能,还拿自己的过去经验和看到的局部现象来否定丰收。比如有知名专家就认为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普遍不高,又怎么可能连年丰收呢?言下之意,就是质疑造假。
但这些人也不想想,以四大国际粮商的情报搜集能力,如果中国连年丰收是假的,全球粮价怎么可能如此稳定?就说今年,虽然部分地区受灾,出现减产,但500万亩以上的各大灌溉区,普遍增收,于是算总账,仍然是大丰收。
以上还是比较宏大的主题,还有更直观的例子,比如对3600元生育补贴的看法,就有不少“伪精英”说国家没诚意、这点钱够干啥的,然后大肆论证生育下降无法逆转。
先不说生育到底能不能短期止跌回升,这需要一系列的组合拳,需要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的共同努力,绝非短期、单一手段能够实现的。
就说这3600元,到底能不能起到促进生育的目的。
实际上,对非常多的群体已经很有用了,完全可以助推一部分人把生育意愿转变为实际生育。要知道,按照全国居民收入五等分表,2024年后20%的低收入家庭组,人均年收入仅为9542元,中间偏下组的20%也只有21608元;而农村居民五等分,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组,更是只有人均5410元和13298元。
一个孩子一年3600元对这些家庭而言,真的少吗?
要知道月入三千和月入一万,收入不是相差3倍,考虑到必需的基本生活支出,能够存下的钱,很可能相差五倍甚至更多,而这些能够存下来的钱,才是一个小家庭用来生养孩子的资金。
所以,精英是真是伪,取决于能否做到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更取决于是否真正把14亿人都当成人,而不是把自己小众的圈子,当成世界的全部。
最可怜的还不是“伪精英”,毕竟这些人社会地位、生活水平都很高了,真正可怜的,是那些被“伪精英”蒙骗,被困在信息茧房,拒绝接受现实的人。甚至这些人还被他们信赖的“伪精英”看成“韭菜”,真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中国正在迎来历史性的红利期,红利之大还要超越2001年入世,未来社会总体财富创造将远超过往任何一个时期,伴随巨大增量,分配改革也在同步加强,今年已经开始大力整顿灰色空间,这正是导致贫富分化的关键之一。
但红利更青睐相信国家、保持乐观的人宏源证券。
富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